環資理念|大事記|中長程計畫

環資理念

台灣環境資訊協會(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, TEIA )成立於2001年,協會宗旨:推動環境資訊交流及環境信託,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。

I- Information 資訊

資訊的公開與傳播,是建構公民社會重要的一環,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環資提供多元的環境資訊,且力求真實與客觀,讓民眾面臨價值選擇時有足夠的依準。本會電子報訂戶超過7萬人,環境資訊中心網站每日有超過2萬9千瀏覽人次,2019年度年總瀏覽量破千萬,擁有超過20萬筆環境資訊圖文資料。

A- Action 行動

本會投入棲地守護與環境友善行動,從山林到海洋、生活到倡議都涵納在我們的行動計劃,環資也規劃志工行動邀請民眾親身參與,回饋土地。我們致力推動環境信託作為守護棲地的途徑,2014年受託管理台灣第一個環境信託地:新竹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,且持續透過多元方式,在各地推展棲地守護行動計劃。 

環資相信,關懷與參與是為台灣環境帶來改變的契機,邀請您陪伴我們一起繼續前行。

組織章程下載

立案證明下載

    大事紀

    2019
    2018
    2017
    2016
    2014
    2013
    2012
    2011
    2010
    2009
    2008
    2006
    2004
    2001
    2000
    2019年|迎向未來 擴大組織影響力
    2019年|迎向未來 擴大組織影響力
    • 啟動十年願景規劃,擴大組織對社會的貢獻
    • 環境資訊中心網站,年度總瀏覽量突破千萬
    • 組織規模50人
    • AI for Social Good 2019 環境保護案例獎--農地重金屬汙染潛勢分析
    • 第七屆臺北市環境教育獎
    2018年
    2018年
    • 2018第一屆家樂福真食獎
    2017年|從組織行動到政策參與
    2017年|從組織行動到政策參與
    • 參與環保署海廢治理平台,促成禁用一次性塑膠政策
    • 建立街募推廣團隊,站在新角度與民眾對話
    • 守護農地行動計畫,連結資訊公開與倡議行動,並與友會合作促成政府採取實際作為
    • 組織規模48人
    2016年
    2016年
    • 《上課了!生物多樣性(四):綠色經濟幸福學》獲文化部第 40 屆金鼎獎
    2014年|承接台灣第一個信託地:自然谷
    2014年|承接台灣第一個信託地:自然谷
    • 受託成立公益信託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
    • 自2015年起,承租鹿寮坑社區果園,擴大棲地保護面積
    • 103年國家永續發展績優獎
    2013年
    2013年
    • 第七屆總統文化獎
    2012年|關注海洋議題 由水下走上岸
    2012年|關注海洋議題 由水下走上岸
    • 踏查全台海岸線,開啟海洋及海岸守護行動十年計畫;隔年海洋廢棄物專案成立,正式開始關注海廢議題
    • 珊瑚礁體檢於杉原灣的歷年海下監測成果,作為「守護杉原反對美麗灣渡假村行動」審理時,科學調查的佐證資料
    2011年
    2011年
    • 第十五屆兩岸新聞報導獎非影音新聞報導獎
    • 第三屆學學獎、第二屆雲豹網路媒體類文字報導獎
    2010年|資訊結合行動 成功為環境請命
    2010年|資訊結合行動 成功為環境請命
    • 延續2009年珊瑚礁體檢行動,針對杉原灣海岸開發,透過體檢調查,累積海下資料;並對公眾倡議,增加台灣海洋保護區面積
    • 發起「濁水溪口海埔地公益信託」計畫,募集六萬人參與,約260萬股響應;成功使2011年國光石化停止在彰化大城濕地的開發案
    • 組織規模43人
    2009年
    2009年
    • 卓越新聞獎-第三屆社會公器獎
    2008年
    2008年
    • 第四屆國家永續發展獎
    2006年|接軌國際 駐點社區
    2006年|接軌國際 駐點社區
    • 藉由生態工作假期模式,結合環境教育與志工行動,作為環境守護的行動方案
    • 由資訊走向行動,落實在地化,開展台東成功環境信託守護計畫、澎湖東西嶼坪永續島計畫
    • 與國際地球日網絡(Earth Day Network)正式簽訂合作備忘,負責經營台灣地球日網站
    • 組織規模10人
    2004年
    2004年
    • 第一屆國家永續發展績優獎
    2001年|協會成立 群策群力擴大環境守護
    2001年|協會成立 群策群力擴大環境守護
    • 專業志工組織化,提升環境守護延續性 
    • 透過環境資訊年鑑,以及持續拓展資料庫,記錄台灣環境事件歷史脈絡
    • 翻譯日本國民信託簡介 ,將以信託保護環境及文化的概念引入台灣
    • 組織規模5人
    2000年|環保洞見 建構環境組織網絡
    2000年|環保洞見 建構環境組織網絡
    • 推動環境資訊公開及傳播,發行「環境資訊網絡電子報」迄今,並協助NGO組織架設網站
    • 開始推廣環境信託概念
    • 組織規模3人

    自2012年起,我們的目標與中、長期重點計畫

    1. 推動環境資訊公開與環境教育

    ▲加強議題深度與廣度,增加跨媒體跨領域及國際合作,更多方位地傳遞資訊

    推出重點專欄,結合實體講座,提高議題的討論與深度,並且多與其他媒體合作。 出版環境議題手冊、案例研究教材等,以及發布環境資訊電子報、推動東亞資訊聯盟,引發更多人對環境議題感興趣,並擁有更多管道能深入了解。

    2. 推動與實踐環境信託

    ▲增加各界對環境信託的瞭解與關注、相關法規與制度的友善度和相關案例

    撰寫環境信託專欄、出版各國成功的環境信託案例,並且持續與INTO聯盟組織及日本明日香景觀志工協會進行互訪交流。 辦理更多的講座讓民眾熟悉,同時進行台灣海岸線信託及英國海神計畫的研究。

    3. 棲地規劃與管理

    ▲增加台灣海岸線、海洋議題以及生物多樣性議題的關注與行動

    持續地實際發起眾多行動,如台灣海岸線及海洋現況調查研究計畫、珊瑚礁總體檢行動、淨灘行動、台南七股護沙行動、海洋環境教育大眾推廣活動 、東部海岸開發議題行動、澎湖東西嶼坪永續島計畫、彰化大城海岸溼地保護計畫、陽明山二子坪棲地管理計畫、台東成功環境信託園區計畫(尋找新的合作點–mamu的田) 以及生態工作假期棲地守護行動。

    4. 加強公民參與

    ▲給予更多公民參與環資機會

    志工訓練、開放實習、提供民眾參與方案以及辦理企業志工合作

    公益團體資訊公開平台